撰文:

Will 阿望,美国国际商法硕士,十年法律从业经验,TMT 行业连续创业者,投融资律师。

Diane Cheung,悉尼大学会计硕士及北京大学 MEM,十年 FinTech 产品经理,Web3 践行者。

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够让人们购买 NFT 数字艺术品,在 Metaverse 中与玩家互动,在 GameFi 的游戏玩法中赚钱,它还提供了最本质的去中心化点对点支付方案,这些快捷、便利的 Web3 支付解决方案正在改变我们当今的支付方式,乃至整个金融市场。自 Paypal 于 8 月推出稳定币 PayPal USD 以来,我们看到诸多行业巨头纷纷官宣,将其业务范围拓展到 Web3 支付,亦或是接入 Web3 支付渠道,颇有一副向 Web3 支付业务全军出击的感觉。我们能够看到 MetaMask 的出入金聚合方案;X(原推特)的支付牌照申请;VISA USDC settlement 区块链支付网络等一系列产业链上行业巨头的动作。由于 Web3 支付涵盖了行业中几乎所有的基建,包括支付、稳定币、钱包、托管、交易等,了解 Web3 支付的广泛用例和潜在优势对所有 Web3 生态参与者至关重要。本文将简述 Web3 支付的概念和路径,再从业务层面、法律合规监管层面来看,为什么说 Web3 支付有望重塑加密市场格局。希望本文能在这方面有所帮助,欢迎交流,探讨。全文约 1.6 万字,预计阅读时间 30 分钟。

TL; DR

一、Web3 支付概述

简单来讲,Web3 支付是指基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的一种支付方式,但由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特性,Web3 支付不只包含支付这一种属性。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的属性是多维的,**它不仅是一种支付方式(a form of payment),也是一种创新技术,一种价值储存手段(a store of value)和一种金融基础设施(a distributed ledger),同时在交易中也能作为一种货币的记账单位(a unit of account)来标记价值。**传统支付与 Web3 支付并不是割裂的,而是呈现双向奔赴的局面,法币与加密货币不断交互,并且逐步融合至稳定币,央行数字货币等的现实用例。Web3 支付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支付方式以及金融系统。

1.1 传统支付

我们先来看传统支付。支付是付款人向收款人转移货币(货币等价物)或债权的行为,是一个信息流和资金流匹配完成钱货交割的过程。**支付的本质是资金的转移。**广义的支付包括现金纸币形式和电子货币形式,资金转移的方式大致有四种方式:现金支付;银行账户转账;借记卡转账;信用卡支付。其中,后三种电子货币形式的支付,需要通过银行这种中心化的金融体系才能完成资金转移,如果银行无法直接完成支付时,还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参与。根据支付币种的不同,又分为境内支付和跨境支付。由于目前 Web3 支付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,能够实现跨币种(法定货币 v. 加密货币)和跨区域的双重功能,因此可归类为跨境支付的一种。跨境支付产业链的参与者众多,包括客户、商业银行、第三方账端/收单端支付机构、清算机构、商户等。整个产业链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:第一层是用户和商家,分别是支付的源头和终端;第二层是支付服务机构,如银行、第三方支付等;第三层是跨境支付网络,是跨境支付的最底层支持,如 SWIFT 和 SEPA 等。下图为跨境支付的架构:(Source: How new entrants are redefining cross-border payments)根据跨境支付服务提供商类型,可分为银行电汇、专业汇款公司和银行卡转接清算机构、第三方支付机构。以下通过举例来对比基于区块链结算的 Web3 支付。

1.1.1 银行间跨境支付

(Source: SWIFT gpi- Future of Cross Border payments)早期的跨境支付主要通过银行进行,如银行电汇的最早出现,主要用于跨银行间往来,进出口贸易等的跨境支付。这种支付方式需要通过复杂的银行网络,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完成。这个过程中可能涉及多种货币的兑换,费用也相对较高。传统的银行跨境支付主要依赖于 SWIFT 网络,SWIFT 不为用户持有资金或管理账户,而是提供通讯信息网络并交换标准化金融报文。可以将 SWIFT 理解为一个连接了几乎全球主流银行的网络,银行间使用同一套语言完成外汇交易。但 SWIFT 的缺点在于,一笔款项如果经过多个中间行、 遇到反洗钱抽查等情况,很容易出现时效延长甚至汇款失败,另外还有汇损等问题。如上图所示,当收款行和付款行之间建立了商业账户关系时,用户支付的款项将经由银行的商业账户直接进行划转完成支付,银行收取相应的费用;而当收款行和付款行之间没有商业账户关系时,则需要借由中介银行来完成。中介银行将收取额外费用,且支付到账的时间也因交易方增加而延长。银行跨境支付属于强监管业务,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政策不尽相同,也对跨境支付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。此外,银行跨境支付大多存在严格的 KYC/AML 要求,需要用户开立账户后才能完成,因此成本相对较高。

1.1.2 国际卡组织